核心特征
-
病因
- 分支酶缺陷导致糖原分支结构异常,无法被正常分解,形成支链淀粉样物质沉积。
- 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母均为携带者时,子女有1/4概率发病。
-
临床表现
- 早期症状:婴儿期即出现发育迟缓、腹胀(肝脾肿大)、低血糖、肌无力。
- 进展期表现:
- 肝脏病变:肝硬化、腹水、呕血、便血、黄疸(皮肤黄染)。
- 其他系统受累:心肌病、运动不耐受、蛋白尿、尿酸升高等。
- 严重并发症:肝衰竭、消化道大出血,多在儿童期死亡,最长存活记录约4年。
-
诊断
- 实验室检查:肝酶升高、血氨异常、低血糖。
- 影像学:腹部B超显示肝脾肿大。
- 确诊依据:肝/肌肉活检发现异常糖原沉积,或分支酶活性检测。
治疗与管理
- 目前无特效疗法,以对症支持为主:
- 饮食控制:少量多餐,避免高糖饮食,补充生玉米淀粉维持血糖稳定。
- 药物治疗:
- 止血药(如垂体后叶素)控制消化道出血。
- 保肝药(还原型谷胱甘肽)、利尿剂(呋塞米)缓解肝肾功能异常。
- 手术干预:
- 肝移植是唯一可能根治的方法,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预后与预防
- 预后差:多数患儿因肝衰竭或消化道出血夭折,早期干预可延缓病情。
- 预防措施:
- 有家族史者需进行产前基因诊断。
- 避免近亲结婚,降低遗传风险。
总结
小儿糖原贮积病Ⅳ型是一种进展性、致命性遗传病,需多学科协作管理。尽管无法治愈,但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