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指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病变穿透黏膜肌层,导致胃肠内容物(如胃酸、消化液、食物残渣等)泄漏至腹腔,引发急性腹膜炎的严重并发症。
核心特征
-
病因与高危因素
主要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酗酒、吸烟及精神压力等因素相关。溃疡未及时治疗或控制时,可能逐渐侵蚀胃肠壁至穿孔。 -
典型症状
- 突发剧烈腹痛:多表现为上腹部刀割样或烧灼样剧痛,迅速扩散至全腹,甚至放射至肩背部。
- 腹膜刺激征: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板状腹”),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 全身反应:恶心呕吐、发热、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
诊断方法
- 影像学检查:立位腹部X线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典型征象);CT或超声可辅助定位穿孔部位及评估腹腔积液。
-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感染,腹腔穿刺抽出含胆汁或食物残渣的液体可确诊。
-
治疗原则
- 手术治疗:多数患者需紧急手术,包括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等,以清除腹腔污染物并修复穿孔。
- 保守治疗:少数空腹穿孔、症状轻且感染局限者可尝试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等保守治疗,但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风险提示
该病起病急、进展快,若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衰竭,需立即就医。日常需注意规律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及药物,根除Hp感染以降低溃疡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