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性心肌病(uremic cardiomyopathy)是指肾功能衰竭时出现的心肌病变,多数由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引起,少数可由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其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代谢毒素潴留
尿毒症患者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有效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毒素,如尿素、肌酐、胍类等。这些毒素在体内蓄积,可对心肌细胞产生直接毒性作用,影响心肌细胞的代谢、功能和结构,导致心肌病变。
2. 贫血
尿毒症患者常伴有贫血,主要原因是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贫血会使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肌细胞缺氧,进而引起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心肌收缩力减弱,长期可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等心肌病表现。
3. 钙磷代谢紊乱
肾脏对钙磷代谢的调节功能丧失,导致血钙降低、血磷升高,进而引起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高磷血症、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可促使钙在心肌等组织中沉积,影响心肌的正常功能,引发心肌病变。
4. 高血压
尿毒症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其原因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水钠潴留等有关。长期高血压会增加心脏后负荷,导致心肌肥厚,最终发展为心肌病。
5. 脂质代谢异常
尿毒症患者常存在脂质代谢紊乱,表现为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脂质代谢异常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影响冠状动脉供血,同时也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
6. 电解质失衡
慢性肾功能不全使得钾、钙、磷等电解质难以维持正常水平,尤其是高钾血症会影响心肌细胞的电活动,从而导致心肌病变。
7. 炎症反应
慢性肾功能不全可导致体内慢性炎症状态,加剧心肌细胞的损伤和纤维化。
尿毒症性心肌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综合管理慢性肾病、控制血压、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处理贫血等问题来防止心肌病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