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先清洁伤口
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叮咬处,去除可能残留的毒液或细菌。若伤口有异物(如虫刺),需小心移除。 -
避免刺激与抓挠
不要直接用手挤压伤口,也不要抓挠,以免引发感染或加重炎症。 -
冷敷缓解症状
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患处,每次10-15分钟,可减轻肿胀和瘙痒。 -
谨慎使用药物
- 若皮肤无破损,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或弱效激素药膏(如氢化可的松)缓解瘙痒。
- 驱蚊水主要用于预防蚊虫叮咬,其成分(如避蚊胺、派卡瑞丁)对已叮咬的伤口可能无直接治疗作用,且部分人群可能对驱蚊水过敏。若需使用,建议先在小面积皮肤测试,避免接触伤口和黏膜。
-
密切观察并及时就医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诊:- 伤口红肿扩散、疼痛加剧或化脓;
- 发热、头痛、呼吸困难等全身过敏反应;
- 怀疑被毒虫(如蝎子、蜈蚣)蜇伤。
总结:被不知名虫咬后,首要任务是清洁伤口并观察反应,驱蚊水并非应急处理的首选。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