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义与分类
原发性癫痫又称特发性癫痫或隐源性癫痫,指无脑部器质性病变或代谢性疾病证据,且致病原因不明的癫痫类型。随着医学发展,部分原发性癫痫可能因发现潜在病因而被重新归类为继发性癫痫。
2. 病因与遗传
- 遗传因素:原发性癫痫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但具体遗传模式复杂(单基因或多基因)。
- 其他可能因素:包括脑神经发育异常、电解质失衡、免疫功能缺陷等,但尚未完全明确。
3. 临床表现
原发性癫痫的发作形式多样,常见症状包括:
- 全身性发作:如强直-阵挛(大发作)、失神(小发作)、肌阵挛等,表现为意识丧失、抽搐、口吐白沫等。
- 部分性发作: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的抽搐或感觉异常,可能伴随意识障碍。
- 其他症状: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汗、恶心)、精神症状(焦虑、幻觉)等。
4. 诊断标准
- 临床评估:根据反复发作的症状及病史,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如脑肿瘤、感染等)。
- 辅助检查:脑电图(EEG)显示特异性痫样放电,神经影像学检查(如MRI)排除结构性病变。
5. 治疗与管理
- 药物治疗:以控制发作为主,常用抗癫痫药物需长期规律服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诱因(如熬夜、饮酒、情绪波动),注意安全防护(如避免驾驶、游泳)。
- 定期复查:监测脑电图、肝肾功能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
原发性癫痫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以反复癫痫发作为特征,需通过规范治疗和综合管理控制症状。若出现疑似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