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髓质囊性病的定义
肾髓质囊性病(medullary cystic disease of kidney)是一种肾脏疾病,其特征是肾髓质中出现囊性病变。这种疾病也被称为髓质海绵肾、肾小管特发性扩张或非尿毒症性髓质囊性病。
病理特征
- 双侧发病:通常两侧肾脏都会受到影响。
- 囊腔形成:肾髓质中的乳头部集合管扩张,形成无数大小不等的囊腔。
- 外观似海绵:由于囊腔的存在,肾脏的大体标本外观类似于海绵。
- 与肾小管或肾盂相通:多数小囊与肾小管或肾盂相通,导致尿液滞留。
类型
肾髓质囊性病主要有两种类型:
-
髓质海绵肾:
- 出生时就存在,但通常无症状。
- 尿液检查和肾功能正常。
- 临床表现主要由并发症引起,如肾结石和肾感染。
-
幼年性肾痨髓质囊性病:
- 多数在儿童或青年期起病。
- 以尿浓缩功能减退为特征,早期表现为烦渴、多饮、多尿及遗尿。
- 尿液除低渗外可无异常,生长发育滞缓伴有贫血。
- 肾保钠功能差,常发生低钠血症及血容量不足,尿钙排泄增加,导致低血钙及手足抽搐。
- 发病后5~10年逐渐发展到肾衰竭。
病因
肾髓质囊性病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也可能有其他不明因素。
临床表现
- 急性绞痛、血尿、尿路刺激症状、脓尿:常见于髓质海绵肾。
- 烦渴、多饮、多尿及遗尿:常见于幼年性肾痨髓质囊性病。
- 生长发育滞缓伴有贫血:常见于幼年性肾痨髓质囊性病。
- 低钠血症及血容量不足:常见于幼年性肾痨髓质囊性病。
- 低血钙及手足抽搐:常见于幼年性肾痨髓质囊性病。
检查
- 尿液检查:可见红细胞和白细胞,晚期可见蛋白尿、管型尿。
- 血生化检查:晚期常有肾功能不全,血清尿素氮、肌酐升高。
- X线检查:包括尿路X线平片、静脉尿路造影和逆行肾盂造影。
- CT和MRI检查:能显示组织不同密度,提供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
- 超声波检查:对诊断肾囊性变有高度敏感性。
诊断
肾髓质囊性病的诊断比较困难,诊断要点包括:
- 有阳性家族史。
- 有排出微小结石的病史。
- 临床表现常无症状,病变多为双侧,男性多见。
治疗
肾髓质囊性病无特殊治疗方法,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如纠正电解质平衡、补钠以纠正低钠血症和低血容量,以改善肾功能延缓肾衰竭的进程。
预后
肾髓质囊性病患者如经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预防
由于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防治肾脏并发症和维持肾功能是主要预防目的。患者易发生尿路感染,应积极对症及支持治疗,控制尿路感染,防治肾结石等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