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即取出水蛭
- 轻拍法:用手掌或鞋底轻轻拍击水蛭,使其松开吸盘并自行脱落。
- 食盐法:在水蛭身上涂抹食盐或浓醋、白酒、旱烟油等,数分钟至10余分钟,水蛭会自动退出。
- 麻醉法:对于进入阴道、鼻腔、尿道的水蛭,可以使用2%普鲁卡因加1%肾上腺素浸湿棉球塞入或灌注,使水蛭失去活力后取出。
2. 清洗伤口
- 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彻底清洗伤口,去除污物和细菌。
- 碘伏消毒:用碘伏或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减少感染风险。
3. 止血处理
- 压迫止血: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按压伤口几分钟,有助于止血。
- 云南白药:如果伤口持续出血,可以使用云南白药粉末外涂来止血。
4. 包扎保护
- 无菌纱布:使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保持其干燥和清洁。如果伤口较大,可适当使用敷料。
5. 观察和后续处理
- 监测感染:定期检查伤口周围的红肿、疼痛或流脓情况。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 抗过敏治疗: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或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并接受抗炎和抗过敏治疗。
- 注射破伤风疫苗:如果伤口较深,需要及时注射破伤风疫苗,以防止毒素侵入伤口引起感染。
6. 预防措施
- 个人防护:从事水田作业时,可穿长筒靴避免浅水中蚂蟥的叮咬;在亚热带丛林中工作或旅游时,穿长衣长裤并扎紧领口、袖口和裤脚,以防旱蚂蟥爬入叮咬。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处理水蛭咬伤,减少感染风险,促进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