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根治药物,但通过规范用药可有效控制症状。针对老年患者,常用药物需根据病情分期、症状类型及个体差异进行选择,具体如下:
一、核心治疗药物
-
复方左旋多巴
- 作为帕金森病最基础、最有效的药物,可显著改善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等症状。
- 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至有效剂量,长期使用可能出现运动并发症(如异动症)。
-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 如普拉克索、罗匹尼罗等,可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适用于早期单药治疗或与左旋多巴联用。
- 可能引发嗜睡、低血压等副作用,需逐步调整剂量。
-
单胺氧化酶B型抑制剂(MAO-B抑制剂)
- 如司来吉兰、雷沙吉兰,可延缓多巴胺降解,增强左旋多巴疗效,推荐早期使用。
二、辅助治疗药物
-
抗胆碱能药物
- 如苯海索,适用于震颤明显的年轻患者,但老年患者慎用(易引发认知障碍、便秘等)。
-
金刚烷胺
- 可促进多巴胺释放,改善少动、僵直症状,适用于早期患者,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
COMT抑制剂
- 如恩托卡朋,可减少左旋多巴代谢,延长其作用时间,常作为辅助用药。
三、注意事项
-
个体化用药
- 药物选择需结合年龄、症状严重程度、合并症等因素。例如,青光眼患者禁用抗胆碱能药物。
-
长期管理
- 需定期评估疗效及副作用(如幻觉、低血压等),调整用药方案。
-
非药物治疗
- 晚期药物失效时,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通过植入电极改善冻结步态等症状。
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需在神经科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结合康复训练及心理支持,实现症状控制与生活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