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球菌性咽炎是一种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 GAS)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影响咽喉部位的黏膜、黏膜下组织及其淋巴组织。这种疾病通常表现为咽部的急性炎症,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尤其在冬春季节更为常见。
病因与流行病学
链球菌性咽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这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染给他人。该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那些免疫力较弱或者营养不良的人群更容易受到感染。尽管链球菌性咽炎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在1周岁以内的婴儿和50岁以上人群中较为少见。
临床表现
链球菌性咽炎的症状多样,但最典型的症状包括突然发作的剧烈咽痛、发热(有时可达39°C以上)、头痛、全身不适以及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畏寒、肌肉酸痛、背部及四肢疼痛等症状。局部症状方面,除了咽痛外,还可能观察到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扁桃体隐窝内有脓点形成,甚至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当炎症扩散至邻近结构时,可能会引发耳痛、声音嘶哑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并发症
如果不及时治疗,链球菌性咽炎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分为三大类:一是直接蔓延导致的局部并发症,如扁桃体周围炎、扁桃体周围脓肿、中耳炎等;二是通过血液传播引起的全身性并发症,如败血症、心肌炎、肾炎等;三是迟发性的免疫反应并发症,如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特别是对于儿童患者,链球菌性咽炎后继发的风湿热和肾炎风险较高,需要特别警惕。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链球菌性咽炎通常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咽拭子培养、快速抗原检测(RADT)和血常规检查。其中,咽拭子培养被认为是诊断的金标准,其灵敏度高达90%-95%。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快速抗原检测法更快捷且灵敏度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也被广泛采用。还需要与其他类型的咽炎进行鉴别诊断,例如猩红热性咽炎、溃疡膜性咽峡炎、咽白喉等。
治疗原则
链球菌性咽炎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青霉素是首选药物,无论是口服还是注射形式均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对于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则可以选择头孢菌素或其他合适的抗生素作为替代。除了抗生素治疗外,还可以根据病情给予解热镇痛药缓解症状,并建议患者卧床休息、多饮水、保持口腔卫生等一般支持性治疗措施。在某些情况下,雾化吸入疗法也可能被用来减轻咽部疼痛和其他相关症状。
链球菌性咽炎是一种需要及时识别并适当处理的疾病,以防止潜在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如果您怀疑自己或家人患有此病,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