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性锰中毒
通常由口服高浓度锰化合物(如高锰酸钾溶液)或吸入高浓度氧化锰烟雾引起,表现为:
- 消化系统症状:口腔黏膜糜烂、恶心、呕吐、腹痛、便血,严重时可致休克甚至死亡。
- 呼吸系统症状:咽痛、咳嗽、气急,通风不良时可能引发“金属烟热”(寒战、高热等)。
2. 慢性锰中毒
多见于长期接触锰烟尘的工人(如锰矿开采、电焊条制造等职业),潜伏期一般为5-10年,症状逐渐加重:
- 早期:头晕、头痛、肢体酸痛、多汗、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涣散等。
- 中期:肌张力增高、手指震颤、腱反射亢进,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
- 晚期:出现典型的震颤麻痹综合征(四肢僵硬、静止性震颤、步态困难),伴随精神异常(如强迫观念、冲动行为)。
3. 诊断与治疗
- 诊断:结合职业接触史、临床表现(如锥体外系症状)、实验室检查(尿锰、粪锰升高)及影像学检查(如脑电图异常)。
- 治疗:
- 脱离锰源:立即停止接触含锰物质。
- 药物驱锰:使用依地酸钙钠、二巯丁二钠等络合剂促进锰排出。
- 对症治疗:如抗震颤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等。
- 康复治疗:通过物理治疗、营养支持等改善神经功能。
4. 预防
- 加强职业防护,如佩戴防毒口罩、改善通风条件。
- 定期体检,尤其是长期接触锰的工人。
若出现疑似中毒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脱离接触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