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以肺组织瘢痕化、肺泡结构破坏和肺功能进行性下降为特征,最终可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核心特征
- 病理表现:肺部逐渐被瘢痕组织替代,形成类似“丝瓜瓤”或“蜂窝状”结构,导致肺弹性丧失和气体交换障碍。
- 发病群体:多见于中老年人群,男性多于女性,起病隐匿且进展不可逆。
- 临床特点:主要症状为干咳、活动后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出现杵状指(趾)及体重下降。
病因与危险因素
虽然具体病因未明,但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 吸烟、长期接触粉尘或环境污染;
- 胃食管反流、病毒感染;
- 遗传易感性。
诊断与检查
- 影像学检查: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显示胸膜下网状模糊影、蜂窝状改变;
- 病理学检查:肺组织活检可见纤维化、成纤维细胞灶等特征;
- 肺功能测试:显示限制性通气障碍和弥散功能下降。
治疗与管理
目前尚无治愈手段,主要目标是延缓疾病进展:
- 药物治疗:抗纤维化药物(如吡非尼酮、尼达尼布)可减缓肺功能恶化;
- 支持治疗:氧疗、肺康复训练、肺移植(终末期患者);
- 生活干预:戒烟、避免粉尘暴露、保持健康饮食。
预后
IPF预后较差,患者中位生存期约3-5年,但个体差异较大,早期干预可改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