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明确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所有高血压病例的5%。这类高血压通常可以通过治疗原发疾病得到改善或治愈。以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及其具体分类:
1. 肾脏疾病
肾脏疾病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包括:
- 肾实质性高血压:由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多囊肾等引起。终末期肾病约80%-90%合并高血压。
- 肾血管性高血压:由肾动脉狭窄(单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引起,导致肾血流量减少,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引起血压升高。
2. 内分泌疾病
内分泌紊乱也是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病因,包括: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由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引起醛固酮分泌过多,导致水钠潴留和血容量增加,从而引发高血压。
- 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征):由肾上腺分泌过多皮质醇引起,表现为高血压、向心性肥胖等症状。
- 嗜铬细胞瘤:肿瘤分泌过多儿茶酚胺(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导致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
3.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系统病变也可能导致继发性高血压:
- 主动脉缩窄:主动脉狭窄导致血液流动受阻,引起上肢血压升高、下肢血压降低,并可能引发高血压。
4. 其他病因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间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血压升高,属于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特殊类型。
- 药物性高血压:某些药物(如激素避孕药、甘草类药物、消炎止痛药等)可能引发血压升高。
- 颅脑病变:如脑肿瘤、脑外伤、脑干感染等,可能通过影响自主神经调节系统导致高血压。
5. 治疗与诊断建议
由于继发性高血压通常可以通过治疗原发疾病得到改善,因此早期明确诊断至关重要。患者应尽早就医,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肾功能、内分泌激素水平检测等)来明确病因。部分继发性高血压(如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等)可以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得到根治或显著改善。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病因或治疗方案,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参考权威医疗网站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