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ODS)目前尚无药物能实现“根治”,其治疗需以控制原发病、支持器官功能为核心,结合多学科综合干预。具体用药需根据受损器官、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常用药物如下:
一、关键治疗药物
-
抗感染药物
- 抗生素:针对感染诱因(如脓毒症),需根据病原菌选择广谱或敏感抗生素(如头孢类、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
- 抗内毒素药物:如多黏菌素结合纤维(PMX-F)可中和内毒素,减轻全身炎症反应。
-
循环支持药物
- 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用于维持血压及改善微循环,需根据血流动力学调整剂量。
-
免疫调节药物
-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甲泼尼龙可抑制过度炎症反应,但需警惕感染风险。
-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或胸腺肽,用于调节免疫失衡。
-
抗氧化剂
- 维生素C、谷胱甘肽: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器官的损伤。
二、器官特异性支持药物
-
肾功能衰竭
- 利尿剂:呋塞米、氢氯噻嗪改善水肿。
- 透析治疗:严重时需替代肾脏功能。
-
呼吸衰竭
- 机械通气:改善氧合,必要时使用高频正压通气。
-
肝功能衰竭
- 乳果糖:减少毒素吸收,保护肝细胞。
三、辅助治疗措施
-
营养支持
- 肠内/肠外营养:补充氨基酸、脂肪乳等,维持代谢平衡。
-
代谢调节
- 电解质调节剂:纠正高钾血症、酸中毒等。
四、治疗原则与注意事项
- 早期干预:及时控制原发病(如感染、休克)可降低器官损伤风险。
- 个体化用药:需根据肝肾功能调整剂量,避免药物毒性叠加。
- 多学科协作:结合手术、透析、呼吸支持等非药物治疗手段。
总结
MODS的治疗强调“整体观”,药物需与其他支持治疗(如机械通气、血液净化)结合,且需在重症监护团队指导下动态调整方案。患者应尽早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