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糖皮质激素
- 作用:作为核心治疗药物,可快速控制炎症反应,改善皮疹、溃疡等症状。
- 常用药物: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
- 用药原则:需长期口服并缓慢减量,避免突然停药导致复发。
2. 免疫抑制剂
- 适用情况:适用于糖皮质激素疗效不佳或需减少激素用量的患者。
- 常用药物: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 作用:抑制免疫系统过度反应,降低复发风险。
3. 抗组胺药
- 作用:缓解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症状。
- 常用药物: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 用法:通常与外用皮质激素联合使用。
4. 生物制剂(新型治疗)
- 适用情况:对传统治疗反应不佳的重症患者。
- 举例:依那西普等,需严格评估适应症后使用。
5. 外用药物
- 皮质激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用于局部感染预防。
- 抗生素凝胶:如复方多粘菌素B凝胶,控制坏死病灶感染。
注意事项:
- 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 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
- 避免抓挠皮肤,保持局部清洁,穿着柔软衣物。
提示:目前尚无“最快最有效”的通用方案,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药物耐受性等综合判断。建议尽早就诊皮肤科或风湿免疫科,制定规范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