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惊厥是指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一种症状,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急症之一。它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肌肉不自主地抽搐或痉挛。
新生儿惊厥的表现形式
新生儿惊厥的表现形式多样,有时可能表现为轻微的肢体抖动,比如手指、脚趾的小幅度抽动,或者眼睑的快速眨动。也可能出现肢体的强直性伸展,即四肢伸直、僵硬,这种情况相对较为严重。还有可能是面部肌肉的抽搐,如嘴角抽动、牙关紧闭等。
部分新生儿惊厥还可能伴有呼吸暂停、面色改变等症状,比如面色青紫或苍白。
新生儿惊厥的分类
根据临床表现和脑电图特点,新生儿惊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局灶阵挛型:表现为一个肌肉群的阵发性的节律性的抽动,常见于单个肢体或一侧面部,有时可扩散到同侧的其他部位。通常神志清醒。
-
多灶阵挛型:表现为多个肌肉群的阵发性节律性抽动,常见多个肢体或多个部位同时或先后交替地抽动。也可在一次发作中,抽搐由一个肢体游走到另一个肢体,由一个部位游走到另一部位,由身体一侧游走到另一侧,而无一定的次序。常伴意识障碍。
-
强直型:表现为单个肢体或四肢强直性伸展,或双下肢强直而双上肢屈曲,全身强直型可有躯干的后仰或俯屈,常伴眼球偏移固定和呼吸暂停,除破伤风外一般神志不清。
-
肌阵挛型:表现为肢体或某个孤立的部位一次或多次短促的抽动。
-
轻微型:发作时惊厥局限、细微,常表现为眼部异常动作、眼球偏斜、眼睑反复的抽动或眨眼、口面部异常动作例如面肌抽动、吸吮、咀嚼、口角抽动、伸舌甚至打哈欠。四肢异常动作上肢可出现划船样、游泳样或下肢踏步样动作,还可表现为呼吸暂停、屏气发作、阵发性面色苍白、瞳孔扩大或缩小。
新生儿惊厥的病因
引发新生儿惊厥的原因较为复杂,可能是由于出生时缺氧缺血性脑病,导致大脑细胞受损;也可能是颅内出血,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感染因素如败血症、脑膜炎等也会引发惊厥;一些代谢紊乱,如低血糖、低血钙等同样可能导致新生儿惊厥。
新生儿惊厥的处理
对于新生儿惊厥,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状态,一旦发现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医护人员会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明确病因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总结
新生儿惊厥是一种严重的症状,需要及时诊断和处理。了解其表现形式和可能的病因,可以帮助家长和医护人员更好地识别和应对这一情况。如果怀疑新生儿有惊厥发作,应立即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