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病毒感染的病因主要是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并在体内增殖。以下是具体介绍:
- 病原体:冠状病毒是一类具有包膜的 RNA 病毒,其刺突蛋白可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使病毒进入细胞。例如,新型冠状病毒(SARS - CoV - 2)主要通过其刺突蛋白与人体呼吸道上皮细胞等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ACE2)受体结合,进而侵入细胞并开始复制和繁殖。
- 传播途径
- 呼吸道飞沫传播:这是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感染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会喷出含有病毒的飞沫,这些飞沫被周围的人吸入后,可能导致感染。
- 密切接触传播: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如共同生活、工作、聚餐、娱乐等,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皮肤、黏膜,或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然后再接触自己的口、鼻、眼睛等黏膜部位,从而造成感染。
- 气溶胶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含有病毒的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易感人群吸入后可能被感染。
- 母婴传播:孕妇感染冠状病毒后,可能在怀孕期间、分娩过程中或通过胎盘将病毒传给胎儿,造成新生儿感染。
人群普遍对冠状病毒易感,而一些特定因素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免疫功能缺陷等基础疾病,以及老年人、体型肥胖者、处于晚期妊娠和围产期的女性、重度吸烟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