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中毒是由于人体摄入或吸入过量的镉及其化合物所引起的中毒现象。镉是一种银白色、富有延展性的金属,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如冶炼、喷镀、焊接和蓄电池制造等
镉中毒的类型及症状
1. 急性镉中毒
急性镉中毒通常是由于短时间内大量吸入或摄入镉及其化合物引起的。
吸入性中毒:
- 症状:初期表现为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伴有寒战、背部和四肢肌肉及关节酸痛。严重时可能出现肺水肿和心力衰竭
- 潜伏期:通常为4到10小时
- 诊断:根据接触史和呼吸道症状,结合胸部X线检查(可见片状阴影和肺纹理增粗)进行诊断
食入性中毒:
- 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无力、肌肉酸痛,严重时可能出现虚脱
- 诊断:根据接触史和消化道症状进行诊断
2. 慢性镉中毒
慢性镉中毒是由于长期接触低剂量的镉及其化合物引起的。
肾脏损害:
- 症状:早期表现为尿中出现低分子蛋白(如β2微球蛋白、维生素A结合蛋白等),还可出现葡萄糖尿、高氨基酸尿和高磷酸尿。晚期可能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 诊断:通过尿镉和尿中低分子量蛋白的测定进行诊断
肺部损害:
- 症状:长期接触镉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和肺纤维化。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
骨骼损害:
- 症状:镉中毒会影响钙磷代谢,导致骨质疏松、骨软化和自发性骨折。患者常感到背部和四肢疼痛,行走困难
其他症状:
- 神经系统:早期表现为头晕、头痛、乏力、失眠等,严重时可出现周围神经炎、肌肉震颤等
-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预防和治疗
预防
- 控制镉污染:严格控制工业镉对环境水、空气和土壤的污染,防止镉在动植物体内的蓄积
- 职业防护:在冶炼和使用镉的生产过程中,应有排除镉烟尘的装置,并予以密闭化。操作时需戴防毒面具
- 定期体检:定期测定尿镉和尿中低分子量蛋白,及时发现和处理镉中毒
治疗
- 急性中毒:立即停止接触镉源,进行洗胃、导泻等处理。严重病例需进行氧疗和对症治疗
- 慢性中毒:以对症及营养干预治疗为主,避免使用金属络合剂,因为它们可能加重肾小管损害
总结
镉中毒对人体多个系统都会造成损害,急性中毒主要影响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而慢性中毒则主要影响肾脏、肺部和骨骼。预防镉中毒的关键在于控制镉污染和加强职业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