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政策和程序,监测户的发现方式主要包含以下四种机制,综合运用多种渠道和手段进行精准识别:
一、农户自主申报
农户可通过手机APP、热线电话或线下渠道主动申请成为监测户,提交家庭收入支出、"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基础信息。
二、基层干部排查
-
入户核实 :乡镇(街道)、村(组)干部通过走访了解农户实际生活状况,包括收入来源、支出水平、住房安全、医疗保障等;
-
网格员与驻村干部 :利用基层网格化管理平台,对重点对象进行定期巡查和信息更新。
三、部门筛查预警
-
行业部门数据共享 :教育、医疗、住房等相关部门定期推送数据异常情况(如因病返贫、住房安全隐患等);
-
统计与监测系统 :通过统计部门或专项监测平台,筛选出收入波动、消费能力下降等风险农户。
四、舆情信访研判
-
社会监督渠道 :通过群众举报、信访、舆论监督等方式,发现潜在返贫风险;
-
舆情监测系统 :运用信息化手段分析网络舆情,捕捉与返贫相关的异常信息。
补充说明
-
信息比对与审核 :村级收集农户信息后,需与部门数据进行比对,乡镇(街道)进行初步审核,县级部门最终确认;
-
动态管理 :监测对象识别不是一次性工作,需定期复核和调整,确保精准性。
以上机制形成联动机制,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筛查方式,及时发现并锁定易返贫致贫人口,为精准帮扶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