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疼痛特点
疼痛部位固定于一侧眼眶、眶上或颞部,呈锐痛、钻痛或爆炸样痛,可向同侧额颞部扩散,常伴同侧结膜充血、流泪、鼻塞、流涕、瞳孔缩小等自主神经症状。发作时患者常坐立不安,疼痛程度可达十级(难以忍受)。 -
发作规律
多在夜间发作,每次持续15-180分钟,发作频率从隔日1次到每日8次不等。丛集期可持续数周至数月,缓解期可能长达数年。 -
流行病学特征
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3-6倍,高发年龄为25-44岁(男性)和40-59岁(女性),儿童罕见。国内患病率约为0.1%,男女比例约6.2:1。 -
病因与治疗
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血管功能障碍或三叉神经自主神经激活异常有关。急性期治疗首选高流量纯氧吸入或皮下注射舒马曲普坦,预防性治疗包括维拉帕米、锂盐等药物。神经调控技术(如蝶腭神经节射频消融)对难治性病例有效。
该病需与偏头痛、脑血管病等继发性头痛鉴别,及时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