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观察局部皮肤反应
- 典型症状:被咬部位会出现红肿、瘙痒、刺痛感,皮肤表面可能形成鲜红色或深红色丘疹,直径约2-10毫米,中央可能有凹陷或小水疱。
- 过敏反应:若对臭虫唾液过敏,可能出现更严重的红肿、荨麻疹、呼吸困难或全身瘙痒。
2. 警惕全身中毒症状
-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高度警惕中毒风险:
- 头痛、发热、乏力等类似流感症状;
- 胸口发闷、呼吸急促或哮喘发作;
- 恶心、呕吐、腹部疼痛等消化系统反应;
- 严重时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如意识模糊、血压下降)。
3. 处理建议
- 立即冲洗:用清水反复冲洗伤口,避免毒液扩散;
- 避免抓挠: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
- 药物缓解:可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抗炎药物,过敏严重时需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
- 及时就医:若出现全身症状或局部感染迹象(如化脓、溃疡),需尽快就医。
预防提示:户外活动时建议穿长袖长裤,使用驱虫剂,避免接触臭虫栖息地(如潮湿阴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