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因
-
外感寒湿
气候湿冷、冒雨涉水或久居湿地,寒湿邪气侵袭肌表,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和脾的运化功能,导致水液停滞成痰饮。 -
外感六淫
风、寒、湿等外邪侵犯人体,尤其是肺卫,阻碍水液正常代谢,形成痰饮。
二、内因
-
饮食不当
- 暴饮暴食、恣饮冷水或生冷食物,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水湿内停。
- 长期嗜食肥甘厚味、饮酒过度,湿热内生,阻碍脾运,湿聚成痰。
-
劳欲所伤
过度劳累、房劳过度或久病体虚,耗伤脾肾阳气,水液代谢失司,停聚为痰饮。 -
情志内伤
长期焦虑、抑郁等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滞水停,或气郁化火煎熬津液成痰。
三、脏腑功能失调
-
肺失宣降
肺主通调水道,外邪犯肺或肺气虚弱时,水液输布受阻,聚而成痰。 -
脾失健运
脾为生痰之源,饮食伤脾或脾阳不足,水湿内停,凝聚为痰饮。 -
肾阳不足
肾主水液蒸化,肾阳亏虚则水液代谢障碍,水湿泛滥成痰饮。 -
肝失疏泄
肝郁气滞影响水液运行,或肝火煎津成痰,导致痰饮内生。 -
三焦气化失司
三焦为水液运行通道,其气化不利则水液停聚,形成痰饮。
总结
痰饮的形成是外邪侵袭、饮食劳倦与脏腑功能失调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脾、肺、肾三脏功能减退是核心病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