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蛛网膜炎的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具体标准如下:
一、临床特征
-
症状表现
-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程中可有缓解与加重
- 颅内压增高:头痛(剧烈且持续性)、呕吐、视乳头水肿
- 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Kernig征阳性
- 神经系统症状:意识障碍、抽搐、颅神经麻痹(如视力减退、复视)、肢体运动/感觉障碍
-
病史特点
- 近期或既往感染史(如鼻窦炎、中耳炎)、颅脑外伤或手术史
二、实验室检查
-
脑脊液检查(腰椎穿刺)
- 压力升高:尤其在梗阻性脑积水时显著
- 细胞学:白细胞轻度增多(<50/mm³),以淋巴细胞为主
- 生化:蛋白含量增高,糖和氯化物一般正常(区别于细菌性脑膜炎)
-
血液检查
- 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感染)
三、影像学检查
-
头颅CT/MRI
- 脑室系统扩大或缩小,脑池/脑沟异常(粘连或囊肿形成)
- 脑膜强化或蛛网膜下腔狭窄
-
脑血管造影(必要时)
- 血管移位、狭窄或闭塞,辅助鉴别血管性病变
四、鉴别诊断
需排除以下疾病:
- 颅内肿瘤(如垂体瘤、颅咽管瘤):通过典型影像学特征及内分泌异常鉴别
- 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糖/氯化物显著降低,病原学检测阳性
- 桥小脑角肿瘤(如听神经瘤):听力下降显著,影像学可见内听道扩大
五、诊断流程
- 结合病史及典型症状初步判断
- 通过脑脊液检查明确炎症性质
- 影像学评估病变范围及排除其他颅内疾病
注:诊断需多维度证据支持,尤其在症状不典型时需联合多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