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伤口处理步骤
-
立即冲洗伤口
用20%的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与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以减少病毒残留。若没有肥皂水,可用流动清水代替,但需延长冲洗时间至20分钟以上。
注意:冲洗时需施加一定压力,确保彻底清洁,较深伤口需加大水压。 -
消毒与清洁
- 冲洗后,用生理盐水或纯净水洗净伤口残留液。
- 用碘伏或75%酒精涂擦消毒。
- 避免包扎伤口,保持干燥以减少感染风险。
-
及时就医
- 尽快前往医院或疾控中心处理伤口,医生可能根据伤口深度进行清创或注射破伤风疫苗。
- 无需接种狂犬疫苗,因老鼠非狂犬病毒主要宿主,但需评估是否需要接种出血热疫苗(见下文)。
二、潜在健康风险与预防
-
出血热风险
老鼠可能携带汉坦病毒,引发流行性出血热(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腰痛等)。若在7周内出现类似感冒症状,需立即就医并告知咬伤史。
预防措施:避免接触鼠类排泄物,踏青时穿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 -
其他感染风险
老鼠口腔细菌较多,可能引发细菌感染。若伤口红肿、流脓,需及时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治疗。
总结
被老鼠咬伤后,肥皂水冲洗是首要急救措施,但需结合伤口深度和症状综合处理。建议尽快就医,并密切观察身体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