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防措施
- 阶梯适应
进入高原前,建议先在中等海拔(2500米左右)停留1-2天,逐步适应低氧环境,避免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 - 药物预防
- 乙酰唑胺:从进入高原前1天开始服用,连续3天,可有效预防急性高原反应。
- 红景天制剂:提前7-10天服用,增强红细胞携氧能力。
- 体能准备
出发前进行适度锻炼(如跑步、负重行走),提升心肺功能和耐缺氧能力。 - 物资准备
携带氧气罐(非瓶装氧气)、便携式制氧机、御寒衣物及墨镜,应对高原低温和缺氧。
二、症状调理与治疗
- 轻度症状(头痛、乏力、气促等)
- 休息与睡眠:减少活动,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
- 吸氧:以1-2L/min低流量吸氧,缓解头痛和睡眠障碍。
- 药物缓解:头痛可服用乙酰氨基酚,恶心呕吐可口服地塞米松(需遵医嘱)。
- 中重度症状(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
- 立即就医:若评分≥5分或出现咳粉红色泡沫痰、昏迷等症状,需吸氧并尽快送医,警惕高原肺水肿或脑水肿。
三、日常注意事项
- 饮食与作息
- 多喝热水(每日3-4升),少食多餐,以高碳水化合物为主。
- 避免饮酒、过饱,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 心理调节
保持豁达心态,避免过度紧张或焦虑,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缓解压力。
四、禁忌人群
严重贫血、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及孕妇等高风险人群,建议避免进入高原。
若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及时联系医疗人员,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