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诊断依据
-
症状与体征
- 体循环淤血表现: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肝肿大伴压痛、腹胀及腹水。
- 低血压或休克:收缩压<90mmHg或平均动脉压<65mmHg持续≥30分钟,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
- 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可能伴随咳粉红色泡沫痰(肺循环淤血时)。
-
影像学检查
- 心脏超声:右心室扩大、收缩功能减退(如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降低)、肺动脉高压征象。
- 心脏磁共振(CMR):评估右心室容积、射血分数及心肌纤维化程度,是诊断右心功能的金标准。
- 胸部X线/CT:辅助判断肺部情况(如肺水肿、肺栓塞征象)。
-
实验室检查
- 利钠肽(BNP/NT-proBNP):升高提示心力衰竭,但特异性较低。
- 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升高可能提示右心室心肌梗死。
-
血流动力学评估
- 右心导管检查:直接测量右心房压(RAP)、肺动脉压(PASP)等,适用于疑难病例或需精确评估者。
二、诊断流程(2024指南推荐)
- 初步评估:结合病史(如冠心病、肺栓塞、右心室梗死等)及诱因(感染、输液过快等)。
- 体格检查:重点观察颈静脉、肝脏、水肿情况及心肺听诊。
- 影像学检查:首选心脏超声,必要时行CMR或右心导管检查。
- 实验室检测:BNP/NT-proBNP、肌钙蛋白、肝肾功能等。
- 鉴别诊断:需与左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慢性右心衰急性加重等区分。
三、注意事项
- 急性右心衰:常由肺栓塞、右心室心肌梗死等突发病因引起,需紧急处理低血压和休克。
- 慢性右心衰急性加重:多有基础疾病(如COPD、肺动脉高压),需综合评估容量状态及诱因。
建议临床结合多模态检查结果及指南流程进行综合判断,避免单一指标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