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外瘘(external duodenal fistula,EDF)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通常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或腹部外伤后。以下是十二指肠外瘘的诊断标准:
1. 定性诊断
定性诊断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 1.近期手术或外伤史:患者近期有胃十二指肠或十二指肠附近的腹部手术或上腹部外伤史
- 2.腹腔或腹膜后感染症状:患者出现腹痛、腹部压痛与反跳痛、发热和白细胞升高等症状
- 3.腹腔内出血:有时患者可能出现腹腔内出血
- 4.腹腔穿刺液检查:通过腹腔穿刺抽出黄色或草绿色的肠液
- 5.腹腔引流液检查:腹腔引流管内引流出肠液,或发现刚刚消化的食物残渣
- 6.染料试验:患者口服亚甲蓝溶液、甲紫溶液和骨碳粉后,可通过腹腔引流排出
2. 定位诊断
定位诊断的目的是明确瘘管的部位和引流情况,具体方法包括:
- 腹部平片:显示腹腔大量积气或液平,提示可能存在肠瘘
- CT检查:在口服造影剂后进行CT检查,有助于识别瘘口的位置、大小、瘘口与皮肤的距离,以及瘘口是否伴有脓腔等
- 瘘管造影:直接经腹壁瘘口注入造影剂,观察瘘管的行径、瘘管附近有无脓腔以及肠壁瘘口所在的部位
- 胃肠道钡餐或钡灌肠:观察瘘口及其近、远侧肠道的情况
1.
2.超声和CT检查:对疑有腹腔脓肿的患者,应进行腹部超声和CT检查
3.病理检查:对病理性肠瘘,应切取瘘管组织送病理切片检查
3. 临床表现
十二指肠外瘘的常见症状包括:
- 腹痛:患者通常会感到腹部疼痛,疼痛的程度和位置可能因瘘口的位置和大小而有所不同
- 发热:由于肠道内容物外泄,可能引起感染,导致发热
- 恶心呕吐:由于肠道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肠道,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的症状
- 营养不良:十二指肠外瘘可能导致消化液大量丢失,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长期下去会导致营养不良
- 黄疸:如果瘘口影响到胆道系统,可能会引起黄疸
4. 其他辅助检查
- 血液检查:包括血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电解质(血钾、钠、氯、钙、镁、磷等)以及血尿素氮、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等
- 细菌培养:对瘘口、脓腔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厌氧与需氧菌),必要时抽血送培养及作细菌的药敏试验
通过以上诊断标准和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诊断十二指肠外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