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憩室
-
观察随访
若憩室较小且无明显不适(如吞咽困难、反流等),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建议定期复查(如每6-12个月通过内镜或影像学检查)。 -
生活方式调整
- 避免辛辣、粗糙、过热或过冷食物,减少食管刺激。
- 餐后少量饮水冲洗憩室,帮助排出残留食物。
- 调整体位(如进食后保持直立姿势)或轻柔按摩颈部促进排空。
二、症状较重或并发症的憩室
-
药物治疗
- 抗酸药物: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减少胃酸反流,缓解炎症。
- 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改善食管蠕动,促进排空。
- 抗生素:合并感染时使用阿莫西林、头孢类等控制炎症。
-
内镜微创治疗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剥离术(ESD):适用于黏膜层憩室,通过内镜切除或剥离病变组织,创伤小、恢复快。
-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适用于巨大憩室或合并食管动力障碍者,通过隧道技术切开肌层,保留黏膜完整性,术后并发症少。
- 内镜下憩室间嵴切开术(STESD):针对Zenker憩室,通过黏膜下隧道切断间脊,解除梗阻。
-
手术治疗
- 憩室切除术:适用于反复出血、穿孔、巨大憩室(直径>3cm)或内镜治疗无效者。
- 食管重建术:复杂病例需切除憩室并重建食管结构。
三、特殊类型憩室的处理
- 咽食管憩室(Zenker憩室):优先选择内镜治疗(如STESD或POEM),创伤小且效果显著。
- 膈上憩室:若合并食管裂孔疝,需同期修补疝。
四、注意事项
- 定期复查:治疗后需通过内镜或影像学监测复发情况。
- 及时就医:若出现吞咽困难加重、反复肺炎或呕血等症状,需立即就诊。
总结:无症状者以观察为主,症状明显者首选内镜微创治疗,复杂或并发症多者需手术。具体方案需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