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衣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临床症状、X线表现以及实验室诊断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具体诊断标准如下:
临床症状
- 新生儿和婴儿:主要见于2~12周的新生儿及婴儿,大多数无发热,起始症状通常是鼻炎,伴鼻腔黏液性分泌物和鼻塞,随后发展为断续的咳嗽,呼吸急促,可闻及肺部啰音,可伴有心肌炎和胸腔积液,半数患儿可伴有急性包涵体性结膜炎。
- 成人免疫抑制患者:可见咽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可有干咳,发热,肌痛,寒战,咯血和胸痛。
X线表现
- 肺部X线检查:显示为间质浸润,亦可见支气管肺炎或网状,结节样阴影。
实验室诊断
- 衣原体培养: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沙眼衣原体的培养。取鼻咽部或咽后壁拭子,气管和支气管吸出物,肺泡灌洗液等标本培养,新生儿沙眼衣原体肺炎可同时取眼结膜刮屑物培养和(或)涂片直接荧光法(DFA)检测沙眼衣原体。
- 血清学检查:
- 微量免疫荧光试验(MIF):IgG≥1:512和(或)IgM≥1:32,在排除类风湿因子(RF)所致的假阳性后可诊断为近期感染。
- 双份血清抗体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也诊断为近期感染。
- PCR法:检测沙眼衣原体DNA,敏感性高,有助于诊断。
诊断标准总结
- 临床症状:鼻炎、鼻塞,咽炎、支气管炎和肺炎,干咳、发热、寒战、咯血和胸痛等。
- X线表现:间质浸润,支气管肺炎或网状,结节样阴影。
- 实验室诊断:衣原体培养阳性,血清学检查IgG≥1:512和(或)IgM≥1:32,或双份血清抗体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PCR法检测沙眼衣原体DNA阳性。
确诊沙眼衣原体肺炎需要结合临床症状、X线表现以及实验室诊断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沙眼衣原体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