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需遵医嘱
-
β受体阻滞剂
- 常用药物:美托洛尔、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
- 作用:通过阻断心脏β受体,降低心率,适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交感神经兴奋等引起的心动过速。
- 注意:需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部分药物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哮喘患儿慎用。
-
钙通道阻滞剂
- 常用药物: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
- 作用:抑制钙离子内流,降低窦房结自律性,适用于β受体阻滞剂不耐受或合并冠心病的患儿。
-
洋地黄类药物
- 常用药物:地高辛。
- 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适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心动过速的患儿。
- 注意:治疗窗窄,需严格监测血药浓度,避免中毒。
-
其他药物
- 伊伐布雷定:选择性抑制窦房结起搏电流,适用于β受体阻滞剂禁忌者。
- 腺苷:快速短暂控制心率,多用于紧急诊断或电生理检查。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
去除诱因
- 发热、哭闹、运动等生理性诱因可通过降温、安抚情绪、休息缓解。
- 贫血、甲亢等病理性诱因需针对性治疗。
-
生活方式调整
-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 适当进行低强度体育锻炼,增强心脏功能。
-
心理疏导
- 焦虑、紧张等心理因素可通过心理疏导和放松训练缓解。
三、注意事项
- 明确病因
- 心动过速可能是心力衰竭、甲亢、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的表现,需先治疗原发病。
- 定期复查
- 监测心率、血压、心电图等指标,评估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 避免自行用药
- 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盲目调整剂量或停药。
总结
小儿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需个体化,最快效果需结合病因选择药物(如普萘洛尔对甲亢有效,洋地黄类对心衰有效)。建议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后制定方案,同时配合生活方式调整和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