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与支持治疗
- 氧疗与肺表面活性物质
通过氧疗维持动脉血氧分压(60-80 mmHg),避免机械通气;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如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改善肺顺应性,预防肺透明膜病。 - 抗感染与免疫增强
合并感染时需用抗生素(如青霉素G、头孢地尼等);免疫功能低下者可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增强免疫力。 - 其他药物
心力衰竭时需用洋地黄、利尿药(如呋塞米)及扩血管药物(如硝酸甘油);纠正电解质紊乱(如氯化钾)。
二、营养支持与喂养建议
- 母乳喂养优先
早产儿母乳营养价值更高,能促进恢复并增强免疫力,建议尽早母乳喂养。 - 肠道外营养补充
若吸吮力弱或无法满足能量需求,需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母亲饮食注意事项
乳母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高蛋白、高营养食物(如鸡蛋、瘦肉、鱼类),促进乳汁分泌。
三、日常护理与预防
- 避免并发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刺激(如哭闹),预防感染。
- 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生后补充维生素K1预防出血,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铁剂及钙剂。
总结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或食物可“快速治愈”该病,治疗需以对症支持为主,结合个体病情调整方案。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并通过合理喂养和护理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