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划入四川的历史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历史沿革背景
-
古代属云南
攀枝花地区在汉武帝时期属西南夷,公元前111年设越嶲郡,后历经南诏、大理国、蒙古帝国等政权管辖,至元朝设罗罗斯宣慰司时仍属云南行省。
-
明清时期的分治
明朝时因金沙江成为中原王朝与西南地区的自然分界线,攀枝花被划分为川滇两省管辖,金沙江以北归四川,以南归云南,这一划分持续至清朝及民国时期。
二、1965年三线建设时期的划归
-
设立攀枝花特区
1965年4月,为配合三线建设战略(将内陆地区发展为工业后备基地),四川省在攀枝花设立渡口市,初始范围包括云南省永仁县部分区域(如仁和区、华坪县等)。
-
1974年范围调整
1974年10月,四川省又划入云南省永仁县平地公社等区域,使渡口市辖区进一步扩大,最终实现金沙江南岸全部纳入四川管辖。
三、1978年后行政区划调整
-
撤市设市
1978年10月,渡口市升级为地级市,名称改为攀枝花市,但云南永仁县剩余区域仍归云南管辖。
-
1979年云南划出剩余区域
1979年,云南省将永仁县大龙潭公社等区域划归攀枝花市,完成金沙江以南地区的全面划归,使攀枝花成为地跨金沙江两岸的省辖市。
总结
攀枝花划入四川的核心原因是三线建设战略需求。通过三次行政区划调整,金沙江以南区域逐步纳入四川管辖,而金沙江以北地区(包括原云南永仁县大部分区域)则保留给云南。这一过程体现了国家战略对地方行政区划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