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的诊断需要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信息。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标准和方法:
1. 病史和临床表现
- 病史:患者通常有过敏性疾病史,如过敏性鼻炎、鼻息肉、哮喘等。
- 临床表现:
- 常见症状包括干咳、低热、盗汗、胸痛、呼吸困难、体重减轻、乏力等。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喘息、胸闷等不适。
2.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增多(>10×10⁹/L)。
- 60%-90%的患者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计数通常>1.0×10⁹/L。
- 支气管肺泡灌洗:
- 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25%。
3. 影像学检查
- 胸部X线:
- 可见双肺外周性肺浸润影,主要分布于两肺外侧和中上肺野。
- 特征性表现为“肺水肿反转征”,即正常的肺门区外出现广泛的实变影。
- 高分辨率CT(HRCT):
- 可见实变影、磨玻璃影和胸膜下条状或带状影。
4. 病理学检查
- 病理表现:
- 肺泡炎、肺间质纤维化。
- 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浸润。
- 嗜酸性粒细胞脓肿。
5. 肺功能检查
- 常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障碍和低氧血症。
- 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6. 鉴别诊断
- 需与其他肺部疾病进行鉴别,如感染性肺炎、过敏性肺炎、肺泡蛋白沉积症等。
- 还需排除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因素。
7. 确诊依据
- 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尤其是血常规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
-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关键。
参考来源
- 以上信息综合整理自多篇权威医学资料。
如需进一步了解,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参考相关医学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