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洁伤口
立即用清水或碱性肥皂水冲洗叮咬处,中和蚊虫释放的酸性物质,减少红肿风险。
2. 冷敷消肿
用毛巾包裹冰块(或湿冷毛巾)敷在患处10-15分钟,可收缩血管、缓解肿胀和瘙痒。
3. 局部止痒
- 药膏选择:涂抹含氢化可的松(弱效激素)或炉甘石洗剂,兼具消炎和止痒效果。
- 天然方法:若无药膏,可用肥皂水、牙膏或盐水涂抹,中和酸性并软化肿块。
4. 避免抓挠
抓挠易导致皮肤破损感染,可贴创可贴保护。若瘙痒剧烈,可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缓解。
5. 特殊情况就医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诊:
- 叮咬处化脓、溃烂或持续红肿超过3天;
- 伴随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可能提示感染或过敏反应;
- 面部肿胀严重或影响视力,需警惕严重过敏。
预防建议
- 远足时穿浅色长袖衣裤,喷含避蚊胺(DEET)的驱蚊液;
- 避免在草丛、树林等蚊虫密集处长时间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