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脱屑性肺炎的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病理检查,具体标准如下:
一、临床表现
- 呼吸系统症状:持续性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活动后加剧)、呼吸频率增快,严重者伴发绀或三凹征;
- 全身症状:低热(一般≤38℃)、体重减轻、食欲减退、乏力及生长发育迟缓;
- 体征:肺部可闻细湿啰音或干啰音,部分病例出现杵状指/趾。
二、影像学特征
- 胸部X线:双肺中下野可见毛玻璃样改变或网格状阴影,偶见三角形模糊阴影从肺门向周边延伸,可能伴随气肿大泡、气胸等合并症;
- 胸部CT:高分辨率CT显示双肺弥漫性间质改变,典型表现为网格影、磨玻璃样改变,后期可进展为蜂窝肺。
三、实验室及病理标准
- 肺泡灌洗液检查:发现大量含PAS染色阳性颗粒的巨噬细胞聚集;
- 病理活检(金标准)需满足以下特征:
- 肺泡腔内大量脱屑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及巨噬细胞
-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肿胀增生
- 间质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伴轻度纤维化;
- 其他辅助检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增高,肺功能测试显示限制性通气障碍及弥散功能降低。
四、鉴别诊断要点
需排除以下疾病:
- 呼吸道异物:通过异物吸入史、胸部影像学(局限性肺萎缩)及支气管镜检查鉴别;
- 其他间质性肺炎(如特发性肺纤维化):依赖病理活检区分炎症类型及纤维化程度;
- 感染性或药物性肺炎:结合病原学检测、用药史及治疗效果综合判断。
五、诊断流程
- 初步筛查:病史采集(环境暴露、过敏史、家族史)+ 体格检查;
- 影像学评估:X线结合CT明确肺部病变特征;
- 病理确诊:经支气管镜或开胸肺活检获取组织样本;
- 排除诊断:结合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