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期治疗(发病4.5-6小时内)
- 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尿激酶,可快速溶解血栓,恢复血流。但需严格把握时间窗,且存在出血风险,需医生评估后使用。
-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用于预防血栓进展,但急性期溶栓后需延迟使用。
二、恢复期及长期治疗
- 改善脑循环药物:
- 丁苯酞(注射液/胶囊):急性期可改善神经功能,促进恢复。
- 胞磷胆碱钠胶囊:促进脑代谢,修复神经损伤。
- 控制基础疾病药物:
- 降压药(氨氯地平)和降脂药(瑞舒伐他汀):稳定斑块,降低复发风险。
- 中药辅助:
- 葛芪通脉颗粒:含葛根、黄芪等,可益气活血,改善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
三、注意事项
- 个体化治疗:药物选择需结合病因(如心源性栓塞需抗凝)、并发症等。
- 康复训练: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肢体、言语康复,结合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 饮食调理:多摄入鸡蛋、鱼类、瘦肉等高蛋白食物,增强免疫力,同时控制盐、脂摄入。
提示:脑梗死治疗强调“时间就是大脑”,突发症状需立即就医。药物均需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