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磷酸酶血症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骨组织代谢紊乱,临床特征包括骨痛、骨骼畸形等。以下是其诊断标准及相关信息:
1. 疾病概述
小儿高磷酸酶血症通常由基因突变引起,导致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功能失衡,使骨组织过度溶骨和成骨,从而引发骨化不全。该病多见于颅骨、胫骨、股骨和脊柱等部位。
2. 临床表现
患者常在2-3岁发病,主要症状包括:
- 骨骼疼痛:表现为肢体疼痛,导致步态不稳、跛行或行走困难。
- 骨骼畸形:如X形腿、O形腿、鸡胸或漏斗胸,甚至可能出现自发性骨折。
- 其他表现:颅骨增厚、头围增大、颅骨变形(如棉花绒状改变),脊柱后突或侧弯等。
3.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1)血清学检查
-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显著升高:这是诊断的重要指标。
- 血清钙、磷水平正常:与一般代谢性骨病区分。
- 尿亮氨酸、羟脯胺酸排泄增多:提示骨组织代谢异常。
(2)影像学检查
- X线检查:
- 长骨:骨膜下骨样组织增生、骨干骨质疏松、皮质和髓质界限不清,可见散在脱钙区。
- 颅骨:颅板增厚、密度不均匀,呈棉花绒状改变。
- CT检查:可进一步明确骨骼畸形和骨密度变化。
4. 诊断依据
根据以下综合判断:
- 典型临床表现:骨痛、骨骼畸形等。
- 实验室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钙、磷水平正常。
- 影像学检查:骨骼和颅骨的典型改变。
5. 注意事项
- 暂时性高磷酸酶血症:部分患者可能因轻微代谢紊乱导致暂时性ALP升高,但无骨骼症状,需与本病区分。
- 鉴别诊断:需排除其他代谢性骨病(如佝偻病、软骨发育不全)和遗传性骨病。
以上信息综合了权威来源的描述,若需进一步了解或诊治,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