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场急救与医疗处理
-
迅速脱离污染环境
立即转移至空气新鲜处,脱去被污染的衣物,避免继续接触甲醇。 -
清除体内毒物
- 洗胃:口服中毒者需尽快用温水或1%碳酸氢钠洗胃,减少甲醇吸收。
- 血液净化:严重中毒者需通过血液透析快速清除血液中的甲醇及代谢产物,纠正酸中毒。
-
药物治疗
- 乙醇或甲吡唑:抑制甲醇代谢,降低毒性。乙醇需维持血浓度2132mmol/L以上,甲吡唑则通过阻断醇脱氢酶发挥作用。
- 辅因子治疗:补充叶酸、维生素B1/B6,促进甲醇代谢为无毒物质。
- 激素与对症治疗:使用地塞米松减轻神经水肿,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必要时气管插管维持呼吸。
二、饮食调理与日常护理
-
补液与营养支持
- 多喝水或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稀释体内甲醇浓度并促进排泄。
- 中毒缓解后,选择米汤、面汤等清淡流食,逐步过渡到易消化饮食。
-
维生素与抗氧化补充
-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柑橘、猕猴桃)和维生素B族(全谷物、坚果)的食物,减轻氧化损伤。
- 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减少胃肠刺激。
-
眼部保护
急性期用纱布遮盖双眼,避免强光刺激;恢复期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1、尼莫地平等改善视神经功能。
三、注意事项
- 及时就医:甲醇中毒可能迅速导致失明或器官衰竭,需立即送医,不可延误。
- 避免自行处理:洗胃、用药等需严格由医生操作,盲目催吐可能加重损伤。
- 长期预防:避免接触工业酒精,饮酒需选择正规产品,加强职业防护。
提示:甲醇中毒预后与治疗及时性密切相关,轻度中毒经规范处理多可恢复,重度中毒可能遗留视力障碍或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