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石病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结石大小、位置及症状严重程度,具体治疗方式如下:
一、保守治疗(非手术方式)
-
药物及物理方法
- 结石较小且未引发反复肿胀或感染时,可通过服用药物、按摩腺体促进结石排出。
- 含服维生素C或酸性食物(如柠檬)刺激唾液分泌,可能使结石随唾液自然排出。
-
微创技术
- 内窥镜取石术:通过口腔导管开口置入内窥镜,直接定位并取出结石,避免传统手术创伤。
- 体外震波碎石术:利用震波将较大结石分解为小颗粒后排出。
二、手术治疗
-
手术适应症
- 结石较大或位置较深(如下颌下腺导管后部),保守治疗无效。
- 反复出现腺体肿胀、疼痛、感染,或腺体功能受损。
- 腺体内结石或多发结石,需切除腺体。
-
手术方式
- 切开取石术:适用于导管前段结石,通过口内切口直接取出结石。
- 腺体切除术:适用于腺体内结石或慢性炎症导致腺体萎缩的情况。
- 导管后段结石处理:需全身麻醉,结合口外推挤腺体辅助操作,术中需保护舌神经。
三、注意事项
- 个体化评估:需结合患者健康状况、结石位置及并发症风险选择方案。例如,特殊体质或手术难度大时可能采用替代治疗。
- 术后护理:术后需关注出血、感染等风险,并监测腺体功能恢复。
总结:涎石病并非必须手术,但若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持续加重,手术是有效解决手段。建议尽早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