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肌张力增高(如脑梗偏瘫、痉挛状态)
- 肌肉松弛剂:巴氯芬通过抑制脊髓神经递质释放降低肌张力,是常用药物。
- 苯二氮䓬类:氯硝西泮可缓解肌肉紧张,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产生依赖性。
- 神经调节剂:加巴喷丁对脑梗后肌张力增高有效,副作用相对较轻。
2. 肌张力减低(如舞蹈症、手足徐动症)
- 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可抑制多巴胺过度活动,改善不自主运动。
-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左旋多巴对30岁以下全身性肌张力障碍患者效果显著。
3. 局部肌张力障碍(如眼睑痉挛、书写痉挛)
- 肉毒毒素注射:直接作用于痉挛肌肉,快速缓解症状,维持3-4个月。
4. 急性发作或药物诱导的肌张力障碍
- 地西泮注射:5-10mg静脉注射可快速控制急性症状。
注意事项:
- 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引发副作用(如嗜睡、共济失调)。
- 部分药物(如左旋多巴)需长期稳定服用,突然停药可能加重病情。
- 肉毒毒素注射后可能出现局部肌肉无力,需密切观察。
提示:肌张力异常可能由脑梗、帕金森、遗传代谢病等多种疾病引起,建议尽早就医明确病因,结合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