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兰-巴雷综合征(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由免疫系统异常攻击周围神经导致的急性炎症性周围神经病,其严重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
病情进展与临床表现
该病起病急骤,症状可在数天至数周内迅速恶化,主要表现为四肢对称性无力、弛缓性瘫痪、感觉异常等。若累及呼吸肌,可能引发呼吸衰竭,危及生命。约25%的重症患者需要机械通气支持。 -
潜在并发症
- 呼吸系统:呼吸肌麻痹是主要致死原因,常需重症监护;
-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能引发心律失常、血压波动等;
- 感染风险:长期卧床易导致肺部或泌尿系统感染。
-
治疗复杂性与经济负担
治疗需多学科协作,包括免疫球蛋白注射、血浆置换、呼吸支持等,费用高昂且过程复杂。例如,血浆置换需在特定医疗条件下进行,单次费用可达数千元。 -
预后差异
多数患者经及时治疗后可在数周至数月内恢复,但约10%-20%可能遗留肌无力等后遗症;慢性或变异型患者康复周期更长,部分甚至需长期康复训练。是否属于“重大疾病”存在争议,部分标准认为其急性期风险符合重大疾病特征,但部分机构因预后较好未将其纳入。
吉兰-巴雷综合征具有较高致死致残风险,属于需紧急干预的严重疾病,其病程凶险程度与个体免疫反应、治疗时机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