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肤损害
患者皮肤常出现红斑、斑疹或结节,伴有感觉减退或丧失,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干燥、无汗。部分病例可见皮肤麻木区域,尤其在雨天症状可能加重。 -
神经损害
- 感觉异常:早期以温度觉、痛觉减退为主,触觉障碍较晚出现,可能表现为“深浅感觉分离”或“痛触觉分离”。
- 运动障碍:受累神经支配的肌肉出现无力、萎缩,如尺神经受累导致“爪形手”,腓总神经麻痹引起“足下垂”。
- 神经粗大:受累神经(如耳大神经、尺神经)可触及增粗,伴压痛或触痛。
-
眼部症状
可能出现结膜炎、角膜炎或视神经炎,严重者导致视力下降或眼睑闭合不全。 -
骨骼与关节损害
关节肿胀、疼痛,长期可导致畸形(如Charcot关节),部分患者出现指趾短小、骨溶解或足穿孔。 -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表现为出汗异常(如局部无汗)、皮肤干燥,严重者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等。 -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伴随淋巴结肿大,或出现麻风反应(如发热、皮肤红斑加重等)。
注:麻风性周围神经病需通过皮肤活检、神经电生理检查等确诊,早期治疗可有效预防残疾。若出现疑似症状,建议及时至皮肤科或神经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