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饮食食谱(分阶段建议)
一、急性发作期饮食
-
主食选择
- 蛋羹/粥类:如大米粥、小米粥、山药粥,易消化且能补充水分和能量。
- 软面条:煮至软烂的清汤面条,减少对肠道的刺激。
-
蛋白质补充
- 蒸蛋/鱼肉:采用清蒸或水煮方式,保留营养且易吸收,如蒸蛋羹、清蒸鱼片。
-
加餐建议
- 苹果泥/熟香蕉:水果蒸熟或制成果泥,减少纤维刺激,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二、恢复期饮食
-
主食搭配
- 燕麦粥/南瓜粥:含膳食纤维但质地温和,有助于保护肠道黏膜。
- 软米饭/白面包:低纤维主食,避免加重肠道负担。
-
蛋白质与营养补充
- 瘦肉粥/鱼丸:瘦猪肉、鱼肉剁碎后煮粥或制成丸子,提供优质蛋白。
- 豆腐/酸奶:植物蛋白和益生菌来源,帮助调节肠道菌群。
-
蔬菜与辅食
- 胡萝卜泥/土豆泥:煮熟后压成泥状,补充维生素且易消化。
- 山药红枣粥:健脾益胃,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三、日常饮食原则
- 避免刺激性食物:禁辛辣、油炸、高脂食物(如火锅、炸鸡)及酸性水果(如柑橘)。
- 少渣少纤维:选择去皮、去籽的果蔬,减少粗纤维摄入。
- 少食多餐:每日4-6餐,减轻肠道负担。
- 补充水分:以温水、淡茶为主,避免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
四、特殊营养需求处理
- 营养不良者:增加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可制作芙蓉粥、莲子藕粉粥。
- 营养过剩者:以米汤、蒸蛋为主,控制热量摄入。
- 严重肠道损伤:需短期禁食并接受肠外营养支持。
注意事项:个体差异较大,建议结合医生指导调整食谱,避免自行尝试可能加重症状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