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生素治疗
- 早期足量用药: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菌素、青霉素、氨基糖苷类),治疗初期需静脉持续使用广谱抗生素覆盖致病菌,疗程通常为6周以上。
- 调整与维持:术后需继续使用抗生素4-6周,若细菌培养阴性,首选可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如万古霉素+美罗培南)。
二、外科引流
- 手术方式:
- 开颅引流:适用于较大脓肿或药物治疗无效者,通过切除骨板、剪开硬脑膜彻底清除脓液及坏死组织,治愈率高于钻孔引流。
- 钻孔引流:在影像引导下精准定位,放置引流管冲洗脓腔,创伤小但需反复冲洗。
- 清除原发病灶:如中耳炎、鼻窦炎等感染源需同步处理,防止复发。
三、支持性治疗
- 对症处理:控制发热(物理/药物降温)、止痛、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 营养与护理:保证营养摄入,预防压疮及深静脉血栓,术后监测神经功能。
四、影像学监测
定期行CT/MRI检查,评估脓肿缩小情况及治疗效果,指导调整方案。
五、预后关键
- 早期干预:发病24-48小时内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 规范治疗:抗生素+手术联合应用是核心,延误治疗易导致脑膜炎、脑损伤等严重后果。
提示:具体方案需由神经外科医生根据脓肿位置、大小及患者状况制定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