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性十二指肠炎综合征属于寄生虫感染引发的疾病,其传染性及传播机制如下:
一、是否具有传染性
具有传染性,但不会通过人际直接传播(即不会“人传人”)。传染源主要为被钩虫幼虫(钩蚴)污染的土壤或环境,人体通过接触这些污染源而感染。
二、传播途径
- 皮肤接触传播
赤足行走于含钩蚴的土壤或草地时,幼虫可经皮肤微小创口侵入人体。 - 经口传播
摄入被钩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后,幼虫可能通过消化道感染。 - 母婴传播
感染钩虫的孕妇可能通过胎盘或母乳将幼虫传给胎儿或婴儿。
三、高危因素
- 长期赤足接触土壤(如农业活动、野外作业);
- 免疫抑制状态(如长期使用激素、免疫缺陷疾病)会增加感染风险。
四、预防措施
- 避免在可能被污染的土壤中赤足行走,穿戴防护鞋袜;
-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或饮用未经处理的水;
- 感染者需遵医嘱进行驱虫治疗(如阿苯达唑等药物),并加强个人卫生管理。
该疾病通过环境媒介传播,而非人际直接传染。预防需切断幼虫入侵途径,感染者及时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