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治疗
- 轻度狭窄:无明显症状时,建议定期复查心脏功能,无需特殊干预。
- 生活调理:保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增加维生素和蛋白质摄入),避免接触烟雾等刺激性物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二、药物治疗
- 抗生素:用于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肺炎,常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药物(如过敏则换用头孢曲松)。
- 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并改善心肌收缩能力。
- 血管活性药物:前列腺素E1可舒张血管、改善循环;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减轻心脏负荷。
三、手术治疗
- 适应症:中重度狭窄(右室与肺动脉压力差≥50mmHg)、症状明显或合并心脏增大者。
- 常见术式:
- 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经皮穿刺球囊扩张,创伤小,适用于多数病例。
- 肺动脉瓣交界切开术:体外循环下切开瓣膜交界处,解除融合。
- 右室流出道补片修补术:重度狭窄伴瓣环发育不良时,需补片扩大流出道。
四、介入治疗(新型技术)
- 可扩张支架植入术:针对复杂或术后再狭窄病例,支架可随生长发育扩张,避免传统金属支架的局限性。例如钴基合金Pul-Stent支架,已成功用于临床。
注意事项
- 定期随访:术后需长期监测心脏功能及狭窄改善情况。
- 及时干预:若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加重,需立即就医评估手术必要性。
治疗需个体化选择,轻度以观察为主,中重度需结合药物与手术,介入技术为复杂病例提供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