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性面偏侧萎缩症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症状包括以下方面:
一、面部组织及形态改变
- 面部组织萎缩:多从一侧面颊、额部或眶上部开始,逐渐扩展至半侧面部,表现为皮下脂肪、结缔组织慢性萎缩,严重时累及骨骼(如颧骨、下颌骨),导致面部轮廓不对称、凹陷畸形。
- 皮肤改变:患侧皮肤变薄、干燥,可能出现色素沉着或脱失、白斑、毛细血管扩张;毛发脱落或变白,汗腺分泌异常(多汗或汗闭),部分患者皮肤出现“刀痕”或“军刀痕”样分界凹陷。
- 五官形态异常:患侧眼裂变小、眼睑下垂,口鼻位置偏移,严重时出现面部中线与健侧形成明显对比。
二、神经及肌肉功能障碍
- 神经症状:常见三叉神经分布区感觉减退、麻木或疼痛敏感度降低,部分患者以三叉神经痛为首发症状;少数出现癫痫发作。
- 肌肉功能异常:面部表情肌无力,咀嚼功能受限,但肌纤维通常不受累。
三、其他伴随症状
- 唾液分泌减少:患侧口腔黏膜干燥,唾液分泌减少。
- 躯体累及:部分病例可扩展至同侧头颈部、肩部或四肢,出现相应区域萎缩及感觉障碍。
该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以青少年女性多见,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皮肤色素改变或轻微不对称,随病情发展逐渐加重。若发现类似症状,建议尽早就诊神经内科或专科医院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