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群峰属于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是地球亿万年地质活动的杰作,具有以下特征:
一、基本定义与成因
-
母岩与成因
武陵源群峰以石英砂岩为母岩,形成于3.8亿年前的地质构造运动中。远古海底沉积的石英砂岩经风化、流水侵蚀、重力崩塌等作用,逐渐塑造出如今高耸入云的峰林景观。
-
核心特征
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兼具石墙、天生桥、方山、平台等多样化地貌形态,形成“奇峰三千,八百秀水”的生态景观。
二、地理与规模
-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地处澧水中游,属武陵山区腹地。
-
规模数据 :
-
总峰数约3103座,其中千米以上柱峰242座;
-
面积覆盖398平方公里,核心景区217平方公里。
-
三、科学价值与命名
-
地质意义 :作为砂岩峰林的代表,其形成过程为研究地球构造运动提供了活化石。
-
文化影响 :
-
影响了电影《阿凡达》中“悬浮山”的设计,成为全球公认的“外星地貌灵感来源”;
-
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是唯一以地域命名的地貌类型。
-
四、景观特色
-
动态美感 :雨后云海翻涌时,峰柱若隐若现,形成“悬浮山”般的仙境景观;
-
生态融合 :与梯田、屋舍等人类活动景观相融合,构成原始而神秘的自然画卷。
武陵源群峰是地质时间与自然力量共同雕琢的奇观,兼具科学价值与美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