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局部症状
- 红肿刺痛:毛毛虫毒毛刺入皮肤后,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红肿、灼热感或针刺样疼痛。
- 瘙痒:毒液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可能伴随剧烈瘙痒,抓挠可能加重症状。
- 水疱或丘疹:部分人会出现水疱、血疱或红色丘疹,严重时可能化脓溃烂。
2. 全身过敏反应
- 皮疹与水肿:可能出现全身性荨麻疹、红斑或面部水肿。
- 呼吸急促:若毒素引发过敏,可能伴随胸闷、气短等呼吸道症状。
- 严重反应:极少数人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恶心呕吐、发热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就医。
3. 关节炎风险
- 部分毛毛虫(如松毛虫)毒素可能累及关节,导致1-2周后出现关节肿痛、活动受限。
急救建议
- 清除毒毛:用胶布反复粘贴伤口,尽量拔除残留毒毛。
- 冲洗消毒:用肥皂水或碱性溶液(如5%碳酸氢钠)冲洗患处,中和毒素。
- 局部用药:外涂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药膏缓解症状。
- 及时就医:若疼痛加剧、出现全身症状或关节病变,需尽快就诊。
预防提示
清明踏青时建议穿长袖长裤,避免直接触碰草木,发现毛毛虫时勿用手直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