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碱类中毒的前兆因接触途径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表现如下:
一、皮肤接触
- 局部红肿、灼痛:接触部位迅速出现充血、水肿,伴随剧烈疼痛,随后可能出现红斑或水疱。
- 表皮糜烂或白色痂皮:部分情况下皮肤表面形成干燥的白色痂皮,周围伴有明显红肿。
二、眼部接触
- 剧烈疼痛与刺激感:接触后立即出现眼睛刺痛、畏光、流泪,结膜充血或水肿。
- 视力模糊:若碱液浓度较高,可能伴随角膜混浊或上皮脱落,导致暂时性视物不清。
三、吸入性接触
- 刺激性咳嗽与胸闷:吸入强碱性气体或粉尘后,咽喉及呼吸道受刺激,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不畅或胸骨后闷痛。
- 分泌物增多:鼻腔和咽喉部可能出现黏液分泌增加,严重时咳出坏死组织碎片。
四、口服摄入
- 口腔及咽喉灼痛:误服后即刻出现口腔、咽喉部剧烈灼烧感,吞咽困难,可能伴随恶心和呕吐。
- 腹部绞痛:强碱进入消化道后引发腹部持续性绞痛,呕吐物常含血性黏液或黏膜组织碎片。
五、其他早期全身症状
- 手足痉挛:强碱吸收入血后,可能因电解质紊乱引发手足肌肉抽搐或痉挛。
- 情绪不安或眩晕: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烦躁、焦虑或轻度头晕,提示全身性中毒反应。
注意:上述症状需结合具体接触史综合判断,若出现任一前兆应立即脱离接触源,并采取清水冲洗、漱口等应急处理,同时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