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
-
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
- 一线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是核心药物,需早期、规律、全程使用,通常疗程需6-9个月。
- 二线药物:链霉素、阿米卡星等可通过注射或口服辅助治疗,尤其适用于重症或耐药病例。
- 注意事项: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和听力,避免药物副作用。
-
皮质类固醇短期应用
- 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如地塞米松),减轻脊髓水肿和炎症,但需严格遵医嘱。
二、手术治疗
- 脓肿穿刺或引流
- 针对严重脊髓脓肿或压迫症状,需手术清除病灶并引流脓液,常配合局部抗结核药物注射。
- 脊柱稳定手术
- 若骨质破坏导致脊柱不稳,需清除病灶后植骨融合,增强脊柱支撑力。
三、综合管理
- 营养与休息
- 保证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增强免疫力;避免劳累,促进恢复。
- 定期复查
- 监测病情进展、药物反应及影像学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注意事项
- 早诊早治: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延误可能加重神经损伤。
- 规范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需严格遵循医嘱。
若出现肢体瘫痪、大小便障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由专科医生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方案。